談到串口一詞,可能大多數人都有了解過或有聽說過,但是并不是很熟悉,我們先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概念。
串口
串口,全名叫做串行數據接口,也被稱之為串行通信接口或串行通訊接口(通常指COM接口),是采用串行通信方式(一位一位進行傳輸)的擴展接口。
串行接口
串行接口 (Serial Interface)是指數據一位一位地順序傳送。其特點是通信線路簡單,只要一對傳輸線就可以實現雙向通信(可以直接利用電線作為傳輸線),從而大大降低了成本,特別適用于遠距離通信,但傳送速度較慢。
提到串行通信,就又不得不提到它的搭檔--并行接口了,這兩者截然不同,下邊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并行接口。
并行接口
并行接口,是指采用并行傳輸方式來傳輸數據的接口標準。其特點在于它的傳輸速度快(8位并行接口相當于8個串行接口同時工作),但當傳輸距離較遠、位數又多時,通信線路的復雜程度直接就倍增了,并且布線成本會顯著提高。
一般來說,并行通信一般應用于單個系統內部進行交互,主要原因是需要保證通信速率的足夠快,對于這種短距離通信來說,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。
串行通信一般用于不同系統間數據交互,這類通信來說,通信距離較遠,傳輸速率上來說,一般沒有太高的要求,因此串行通信在近年來得到火速發展。
串口早期出現于19世紀80年代,傳輸速率由1200bps到230kbps左右。串口開始出現是為了解決計算機連接外設的問題,如鼠標和鍵盤、攝像頭等。也會用在兩臺計算機(或設備)之間進行數據傳輸。串口由于傳輸速率較低,現在一般用于工控和測量設備以及部分通信設備中。
那么虛擬串口又是怎樣一個概念呢?
虛擬串口
上述情況多為真實存在的數據接口,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那樣,但是隨著TCP/IP協議以及互聯網的不斷發展,網口正一步一步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。網口的傳輸速率通常以兆(M)為單位,而串口傳輸速率通常以千(k)作為單位,兩者傳輸速率就能對比得很明顯了,因此串口昔日的江湖地位逐漸被取代,因此只有一些臺式電腦會保留一些COM口,但是網口傳輸協議通常較為復雜,使用起來遠沒有串口那么方便,因此虛擬串口就誕生了。
虛擬串口,就是當電腦或其他設備上沒有相應的串口硬件時,通過一個虛擬的串口工具,這樣就能在電腦上虛擬出若干個串口,這些從虛擬串口在使用上跟真實串口一模一樣,就像是是真的有這些串口硬件一樣。